關心家人健康,有長照需求請於上班時間撥1966專線---即日起點選網頁右下角粉紅色圈圈「長照E申請」就可以線上申請長照服務囉!!
失智症專區

認識失智症

2021-06-29 | 認識失智症

 

認識失智症

一、何謂失智症

    失智症(Dementia) 舊名痴呆症,是慢性退化性的一種疾病,是一群症狀的統稱,造成的原因很多。仔細觀察病程變化和醫師做討論,對於分辨病因和選擇合適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。

    主要早期症狀為記憶力衰退,對時間、語言能力、空間感、計算力、判斷力、抽象思考、注意力和人物的認知功能障礙,且是進行性的退化,為不可逆性。甚至也會出現干擾行為、個性改變、妄想或幻覺等症狀,造成患者工作和生活功能的喪失,同時對家庭和照顧者產生重大的負擔。

二、失智症與正常老化區別

失智症與正常老化的區別

老化

★可能突然忘記某事,但事後會想起來。 ★若做記憶測試,可能會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。

失智

★對於自己說過的話、做過的事,完全忘記。  ★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,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做過測試。

 

三、病程

初 期(健忘期):症狀輕微,常常被忽略而延誤就診。

中 期(混亂期):生活能力繼續下降,對日常生活事物的處理上變得更為困難。

晚 期(癡呆期):幾乎完全依賴他人照顧。

四、失智症分類

一般而言失智症可做以下的分類:

1.退化性失智症(50~60%):

  (1) 阿茲海默症:最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,早期的病徵是記憶力不好,對人時地的辨認出現 問題,病情的變化是漸進式的,逐漸影響到大腦全部的功能。

  (2) 路易體氏失智症:有三大臨床症狀可和阿茲海默症區分,第一 是在認知功能障礙外伴隨有巴金森氏症的運動徵狀,如身體僵硬、手抖、走路不穩等。第二是患者會有較明顯的精神症狀,特別是看到鮮明的視幻覺。第三是認知功能隨著時間會有明顯的起伏變化。

  (3) 額顳葉型失智症:特色為早期就出現個性改變、不合常理的行為,或語言逐漸變得無法被理解、也無法聽懂別人的話。發病的年齡較阿茲海默症早,平均是 50幾歲。

2.血管性失智症(10~20%):

     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,主要是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,造成腦部 血液循環不良,導致腦細胞損傷所引起。臨床表現可以是突然發生、認知功能時好時壞,若有多次腦中風,認知功能可能會有階梯式的變化,越來越差。

3.混合性失智症(10%):

  血管性失智症加上退化性失智症。

4.其他失智症(10~20%):

   此類失智症經過治療,有機會可以恢復,病因包括有維他命B12或葉酸缺乏、常壓性水腦症、腦部腫瘤、慢性腦膜下腔出血、甲狀腺疾病、肝腎腦病變、梅毒、酗酒、化學毒素中毒或重金屬中毒後遺症。

五、失智症的警訊

    除了所熟悉的記憶力減退外,還有哪些症狀可能是失智症的警訊呢?由於失智症是整個大腦的退化,所以依退化區域和程度的不同,會現不同的症狀。若出現的症狀愈多且程度愈嚴重,已是失智症的機率就愈大。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出了失智症十大警訊供大家參考,幫助大家提早發現失智症。

1.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:

     經常忘記與人約定的事,即使他人提醒也想不起來,甚至會否認說過某些 話或做過某些事。

2.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:

     例如計程車司機經常找不到路,售貨員數鈔票有困難,家庭主婦不知道如何煮菜等。

3.言語表達出現問題:

     經常想不起來某個字眼,必 須用替代的方式來說明簡單的辭彙,例如想不出 「端午節」就說「划龍舟的節日」,想不起「時鐘」怎麼說,只能以「用來看時間的那個」來表達。

4.喪失對時間、地點的概念:

     分不清楚年、月、白天或晚上,且無法經由事件的記憶推算,亦可能在自家周圍迷失找不到回家的路,無法經由路標和建築推測方向。

5.判斷力變差、警覺性降低:

     例如有不適合氣候的穿著,開車經常與人擦撞,過馬路不看紅綠燈,容易被詐騙集團騙等。

6.抽象思考出現困難:

     無法理解言語中的抽象意涵而有錯誤反應,對於機械器具如微波爐、遙控器、提款機等的操作指示無法理解。

7.東西擺放錯亂:

     將物品放在非習慣性或不恰當的位置,例如碗筷放在冰箱裡、拖鞋放在衣櫥裡等。

8.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:

     情緒轉變相當快,一下子就大哭或罵人,且情緒的改變不一定有可以理解的原因;另外也可能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,例如 隨地吐痰、拿商店中的物品不付錢、衣著不適切等。

9.個性改變:

     一般人年紀大了,性格可能會有些改變,但失智症患者可能更加明顯,例如疑神疑鬼、過度重視細節、特別依賴某位家人等。

10.活動及開創力喪失:

    變得被動,需要許多叮嚀鼓勵才會參與事務,甚至連原本的興趣嗜好也不想做了。

六、治療方式

    目前針對失智症的藥物並沒有辦法阻止或恢復已經受損的大腦細胞,但是可能可以使患者的症狀獲得改善或延緩疾病的進行,在治療上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,希望透過治療可以增進患者的生活品質,減輕照顧者的負擔,並且延後患者被送到安養中心的時間。

(一)藥物治療

  1.  1.阿茲海默症的藥物治療: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主要有膽鹼抑制劑及NMDA受體拮抗劑,希望能減緩患者心智功能退化的速度,其他可能處方的藥物還包括抗憂鬱劑、抗精神病藥物、抗焦慮劑、情緒穩定劑等,這些種類的藥物多用於改善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。 
  2. 血管性失智症的藥物治療:治療重點為降低大腦進一步受損的風險,即預防中風和短暫性腦缺血的發生。因此醫師會建議控制血管危險因子,如治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之藥物及防止血栓形成的藥物。
  3. 額顳葉型失智症的藥物治療:目前仍然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或預防,不過對於伴隨的精神和行為症狀,可使用抗憂鬱劑或抗焦慮劑等藥物來治療。
  4. 路易氏體失智症的藥物治療:使用藥物能夠控制巴金森症狀和精神症狀。抗巴金森藥物雖可改善動作障礙,但可能使精神症狀增加;抗 精神藥物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狀,但可能加重動作障礙。
  5. 其他因素導致之失智症:找出可逆性病因,針對病因治療。比如若缺乏維他命 B12,則補充之。

(二)非藥物治療

  1. 懷舊治療:鼓勵並支持失智老人的人際互動並鼓勵失智老人有組織地回想、討論並分享過往的事情及經驗,以增加自己的信心、自尊,進而減輕憂鬱情緒,緩解症狀。
  2. 音樂治療:音樂可以降低腎上腺分泌皮質醇,降低焦慮,使情緒平緩,運用音樂本身做媒介來改善患者情緒、促進語言溝通進而延緩病情的一種治療模式,提供患者正向刺激,延緩疾病之退化。
  3. 藝術治療:運用教材及繪畫、拼貼、彫塑等方法與失智症者互動,提供豐富之感官刺激及自我表達機會;增進人際互動及參與活動動機,進而減緩退化。
  4. 認知訓練:運用輔助教具、日常生活器具或其他自製器材、海報等,設計認知活動,幫助失智症者動動腦、減緩認知功能退化。

七、預防失智症

1.多運動:

  •    

2.多動腦:

      包括各種認知訓練、社區大學上課、學習新知等。研究顯示,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,都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,其相對風險下降近5成。民眾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,以增強腦細胞間有效的神經鍵結。

3.採地中海型飲食:

  •       

4.多社會互動:

 與人互動對大腦活化很有幫助,規律的社交活動,尤其是相互關懷支持、助人及靈性提升的活動,助益更大。研究顯示,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,其相對風險下降4成。

 

 

八、參考資料

https://www.lslp.mohw.gov.tw/uploads/root/Deafness_center/prevention_Dementia.pdf(失智症教育推廣 種子教師)

http://www.kmuh.org.tw/www/kmcj/data/10602/14.htm

(高醫醫訊)

http://www.tada2002.org.tw/About/IsntDementia

(台灣失智症協會)

https://www.ilong-termcare.com/Article/Detail/7

(愛長照-失智八大徵兆)

https://www.tmuh.org.tw/UploadFile/files/015%E5%A4%B1%E6%99%BA%E7%97%87.pdf

(台灣失智症協會)

https://www.mohw.gov.tw 

(失智症的藥物治療 - 衛生福利部)

回首頁

線上申請

公開派案

特約單位